
健康三餐
品名:元童福州肉燕
老師傅手工捶打的堅持 福州地道市井美食
肉燕皮里都有70%的豬肉含量
可能大伙兒對肉燕并不陌生,甚至街邊的各種沙縣小吃都有許多跟肉燕有點同
袍而制的“扁食”。但這里必須為咱家的肉燕大張旗鼓的說明一下,肉燕據傳
源于蒲城縣的御史家中一位廚師創作的一道菜色:取豬腿瘦肉捶打成泥,摻上
適量地瓜粉,搟的面皮切成三寸小塊,包上剛剛捶打成泥的豬肉餡,便有了現
今流行的肉燕。沒錯,肉燕的傳統做法,就是這么簡單粗暴。而蔡瀾先生在
《福建小食》的博文都曾對福州傳統小吃——肉燕贊不絕口與。
猶記得舒老在《窮中談吃》中談到一個觀點:西餐里有前菜、沙拉、濃湯、主
菜等,吃完后還有甜點,吃上三五小時都不為過,未免有些太濃重了,而小吃
卻不同,是一道就算是窮困潦倒仍然能溫暖人心的美食。就好像一個留學生在
外漂泊幾年終于歸國返鄉,口中念叨的絕對是家鄉小吃,在福州,它可以是魚
丸,可以是肉燕,推著小板車的老板,乘著一碗熱騰騰的肉燕給你,擱些冬菜、
再撒些芹菜末,可能連調味都是現調的,肉燕香滑脆口,湯頭鮮甜,這就是福
州的市井美食。
元童福州肉燕延續古法,選用新鮮豬腿肉經過手工反復捶打,再加入地瓜粉,
制成筋道柔韌的燕皮,搭配上鮮美豬肉餡,就是回歸福州傳統肉燕的制作方法,
搭配上高湯,蔥姜末,就是2小時動車車程才能吃上福州地道小吃了。元童福州
肉燕不添加味精、香精、人工色素,更自然體現傳統美食的味道。
【圈重點】:
1、豬腿肉手工打皮;
2、制作過程不添加味精、香精;
3、手工包制。